一张珍贵的照片 |
发布日期:2011-03-15 |
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冯玉祥将军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照片上冯玉祥将军身穿黑色中山装,和蔼敦厚、器宇轩昂,绽放着会心的笑容。照片贴在衬纸上,在衬纸的右上方端正地写着“吟槎弟台”,衬纸的左下方是落款“冯玉祥.三四.九.二”的字样,并加盖了冯玉祥将军的印章。 吟槎即是冯玉祥将军的结拜兄弟, 说起冯玉祥将军 少年时的冯玉祥并不信仰基督教,甚至对这个 “洋教”怀有了仇恨。他曾经跑到教堂门前打教堂的匾额,到教堂里捣乱。 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冯玉祥看到愤怒的拳民因为洋人平时作威作福而迁怒于传教士,要杀掉保定一座教堂的教士。这时一个女传教士突然提出了只杀她一人而释放其他传教士的要求。这给冯玉祥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对基督教这个“洋教”产生了好感。 1905年,冯玉祥因病住进了北京的一所教会医院。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冯玉祥很快康复了。当他向医生表示感谢时医生却说:“不要感谢我,请你感谢上帝。”这让冯玉祥很受感动。冯玉祥看到基督徒中没有人吸食鸦片;男女平等;妇女不缠足;都有正当的事业,没有游手好闲的人。这使冯玉祥想到:全中国的人民若人人都能如此,国家必定慢慢的有办法,社会必定慢慢的有起色。从此冯玉祥对基督教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了。 1915年,冯玉祥在北京崇文门堂接受洗礼,成为了基督教徒。 1937年冯玉祥将军捐资兴建南京基督教莫愁路堂,并为教堂奠基石题写碑文:那立好的根基就是我主耶稣基督。而此时身为《福音光》杂志主编的毛吟槎先生作为监理公会五位代表之一,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基督教美以美会选举会督的大会,从而与冯玉祥将军相遇。冯玉祥将军的正义和正气感染着毛吟槎先生;毛吟槎先生的文采和学识也深得冯玉祥将军的赞赏。很快冯玉祥将军与毛吟槎先生换蓝贴,拜为义兄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毛吟槎携全家辗转迁往内地,开展抗战救亡的宣传。1938年抗日战争基督徒全国联合会在武汉召开大会,冯玉祥、孔祥熙等参加了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冯玉祥将军当选为抗日战争基督徒全国联合会会长,毛吟槎当选为总干事。 会后冯玉祥将军奔赴了抗日战场,毛吟槎牧师在后方继续着抗日救亡运动。 在冯玉祥将军帮助建起的这几间狭小的房子里 说起抗日,冯玉祥将军可谓是身先士卒,堪称楷模。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将军就积极主张抗日,他数次致电南京政府,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1932年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冯玉祥将军积极支持十九路军英勇抗敌,强烈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冯玉祥将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组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亲任总司令。他号召“全国民众,一致奋起,共驱强寇,保障民族生存,恢复领土完整”。他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一举收复失地。这成为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的壮举,不仅给日寇以重创,而且给全国人民燃起了抗日救国必然胜利的希望。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冯玉祥将军先后担任了第三战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之后冯玉祥将军尽管因受到排挤而离职,却仍然奔走在湘、鄂、豫、黔、川等省,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在重庆冯玉祥将军发起组织“利他社”,并亲任社长。毛吟槎和陶行知、张雪岩、老舍、吴组湘、赵望云、沈天灵、唐亚伟等积极参加“利他社”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时“利他社”作为一个抗战时期的社会团体还曾邀请周恩来、董必武、李济深、郭沫若、王若飞、李公朴、翦伯赞、马寅初等知名人士到社演讲。 这一天,山城重庆已成为欢庆的海洋,人民燃放着鞭炮,挥舞着龙灯,高呼着“胜利万岁”的口号,奔走在山城的大街小巷。这一天,冯玉祥将军在欢庆的人群中再次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冯玉祥和他一起坐飞机返回南京,却被冯玉祥将军拒绝了。抗战虽然胜利了,可是冯玉祥将军看到许多当年共赴国难的知名人士和为国捐躯的阵亡将士的遗属此时却因为贫困体弱仍旧滞留后方,无法返回原籍。冯玉祥将军要蒋介石调拨轮船将这些人送回南京,自己将和他们同行。为此蒋介石专门调民联号轮船供冯玉祥将军专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联号轮船上经冯玉祥将军介绍, 在南京与冯玉祥将军告别后, 1948年元旦冯玉祥将军和宋庆龄、李济深等国民党内的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冯玉祥将军当选为中常委、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冯玉祥将军在美国和王昆仑等立即组织了民革驻美总分会筹备会。当年乘民联号轮船同行的许多人参加了民革的创建,并和宋庆龄、冯玉祥、李济深等爱国民主人士一起,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和中国共产党一起战斗,共同迎接全国的解放。 正当 1949年4月,正是江南莺飞草长,春暖花开的时节。毛吟槎先生先后拒绝了三个儿子请他同赴日本、香港和台湾的邀请,毅然留在了大陆,在他简陋的书斋里迎接解放军进城,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7月毛吟槎先生第一批在《基督徒在新中国努力的途径》即《三自宣言》上签名。 之后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 1979年当听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消息,毛吟槎先生毅然放弃了在日本大儿子家中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回到了常州。 1980年在常州市基督教第二届代表大会上已近90高龄的毛吟槎先生再次当选为常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在此后的两年里毛吟槎先生为落实宗教政策,返还教堂房产而多方奔走。1983年圣诞节前夕,在毛吟槎先生的努力下,常州市基督教堂复堂。 1988年98岁高龄的毛吟槎先生在《天风》杂志上发表文章《我与冯玉祥将军》。 1991年毛吟槎先生在常州无疾而终,享年101岁高龄。 今天当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再次凝望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爱国爱民的将军与一位爱国爱教的牧师之间的友情。更让我们惊喜的是现存几种版本的冯玉祥自传和有关冯玉祥将军的传记,以及巢湖冯玉祥纪念馆中都没有这张照片。这张冯玉祥将军的照片是不是还没有被历史研究者们所发现呢?是不是现存唯一的一张呢?我们还不能妄下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张照片记录着抗战胜利的那一天,记录着冯玉祥将军对抗战胜利的喜悦和纪念,并且可以以此推定这张照片是冯玉祥将军生前最为喜爱的照片之一。因此这张照片就更显弥足珍贵了。 照片留给我们的疑问有待于我们在将来的岁月里去探究,去打开。而照片所蕴含着的先辈们的不屈精神和爱国情怀却在今天实实在在地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带领着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A座1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