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专栏 - 党员风采 - 内容
 
“博爱”精神的践行者——记江苏飞龙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海平
发布日期:2011-03-15 浏览次数:  字号:〖
 

郭海平有着多种身份和称谓——江苏飞龙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州市浙商研究会会长;常州市交协物流协会副会长;常州市义工联合总会秘书长,常州市钟楼区六届政协委员、民革党员……

5月初的一个下午,在常州浙商研究会位于常州钟楼区社区建设指导中心7楼的一个办公室里,我对他进行了访谈。同许多初见郭海平的人一样,我觉得他不像个企业家,人很瘦,讲话轻声细语,在他的身上见不到一般企业家的精明、强悍的气息,给我的感觉更像一个书生、一个温文尔雅的兄长,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也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艰苦创业 谱写人生精彩篇章

 

1964年,郭海平出生在浙江青田县,14岁的那年,父母在2天之内相继离世。那时,最大的姐姐才15岁,最小的妹妹仅3岁,兄妹五人突然间成了孤儿。靠着当地政府和乡亲的资助,1985年他读完了中专,来到浙江省青田县人民政府协作办工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郭海平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工作十分勤奋,由于能力突出,1987,他被派驻到青田县公铁联运驻常办事处工作,开始独挡一面。

许是浙江人骨子里创业精神的驱动,1990,他决定辞去公职下海创业,组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常州恒发货运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货物配载、营运。常州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及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得物流业在这方热土上迅速发展,加上公司诚信经营,信誉良好,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市场不断拓展,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0年,为顺应物流行业发展需求,郭海平在常州中吴大道1726号组建了新的公司—江苏飞龙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并创办了常州首家物流市场——常州飞龙物流市场,将全市50余家物流经营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规范管理。服务品质一直是飞龙物流的主打牌,飞龙物流以“诚信、专业、合作、共赢”作为服务理念,十多年来,飞龙物流已在业界颇有名气,不仅是交通部批准的全国十八家物流定点企业,而且是江苏省唯一的一家省际快运网络化单位,同时也是常州地区首批大规模的园区,2005年飞龙物流被常州市确定为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

郭海平说他非常推崇马云说过的一名话:“作为一个企业家,小企业家成功靠精明,中企业家成功靠管理,大企业家成功靠做人。”他把员工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全员足额参加社会保险,按时按月给工人开工资,免费给公司员工提供食宿,让员工在公司也感受到像家一般的温暖。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他把员工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现在,江苏飞龙物流在行业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相当的知名度,公司占地面积八万平方米,建有市场服务中心、市场交易中心、物流信息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大型停车中心、车辆唯修中心,是集联运、仓储配送、产品包装、流通加工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第三方物流。

“目前,国家已将现代物流业纳入了十大振兴产业之中,这给物流业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什么是现代物流业,就会被发展的洪流淹没,我们飞龙物流已做好了准备。”面对未来郭海平自信而乐观,他表示,未来他将带领他的团队向国内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业迈进,实现飞龙物流转型升级的新跨越。

 

饮水思源 回馈常州第二家乡

 

在常州奋斗创业20余年,郭海平早已把常州当作了自己的第二家乡。他说:“常州圆了我的创业梦,是我的福地。现在,我已把常州当作了自己的第二家乡,饮水思源,也是我该回馈的时候了!”

首先,他从在常的浙商入手,为了更好地推进浙商投资兴业,把浙商团结起来服务常州地方经济发展,200812月,在他的多方奔走周旋下,常州浙商研究会应运而生,为全省首家浙商研究会。郭海平本人亲自担任会长。郭海平给研究会的工作定位是:多角度研究“浙商”群体,总结经验,通过产学研结合,把研究会打造成为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和海内外浙商广泛交往联络,为常州招商引资开辟新的渠道;通过进一步研究浙商文化的新实践,搭建中吴文化和越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舞台。

平时,研究会除经常组织会员单位、浙商朋友参加市、区各级招商部门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外,还经常召集会员单位举行茶话会、专题讲座等活动,及时向会员单位介绍政府最新出台的各类政策,介绍会员企业运用高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成功经验,分析经济发展形势,了解会员单位需求,资源共享、信息对接,增进会员间的凝聚与合作。同时,研究会还主动与国内外浙研究会联系,参与浙商高层论坛,展示研究会形象,扩大常州浙商研究会的影响。200911月,研究会还邀请到加拿大浙江商会徐勤一行与常州动漫基地龙头企业进行欧美国家动漫产业的外包项目合作洽谈。

浙江省青田县是著名的侨乡,全县50多万人口有20多万在海外,郭海平的姐妹等众多亲戚朋友也在海外,作为青田县人,他拥有丰厚的海外人脉资源。郭海平不计报酬地利用这些人脉关系积极为常州的外资引进牵线搭桥。20093月,他以常州市浙商研究会会长的身份,陪同常州市领导先后赴德国、法国考察招商。

尽管是顶着浙商头衔的“联盟”,但研究会却广开大门,吸引了不少常州籍企业家的“加盟”,成为了浙商和苏商相互交流、互帮互助的一个平台。200910月《常州浙商》创刊,成为在常浙商宣传、沟通的又一平台。由于研究会活动丰富,成效颇丰,多次受到主管部门常州市社科联表扬,2009年被评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

目前,常州市浙商研究会的组成人员除了在常的100多名有影响的浙江籍企业家外,还吸引了30名江苏籍企业家的加盟,拥有4所高校15名对浙商文化有研究的教授、专家和20名各行各业的顾问。

 

全力以赴 打造常州“义工之都”

 

说起来,常州义工联合总会成立的创意起源于几位民革党员的一次不经意的座谈。

那是2007年盛夏一个下午,常州民革的领导来到郭海平的企业进行调研座谈。交谈之中,民革党员孔源谈起刚在《常州晚报》上看到了一篇报道,说的是“一院血液科病房,两对手足同胞面对白血病,表现有天壤之别:姐妹血浓于水,兄弟情淡于水”。“既然亲哥哥绝情地不愿捐造血干细胞救弟弟,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大家商议,由孔源以自己的实名,在化龙巷网站上发个帖子,寻找有没有其他人,愿意和他一起,到血站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短短一两天时间,就有50多位网友响应前往血站,并有24人符合条件被采血备用。红红的热血也就在那一刻让几十位网友产生共鸣——不如我们就此结义,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集体就叫“义工联盟”吧!

“义工联盟”的初期是建立在QQ群的基础上,一群热心人在网上信息互通,并经常相约到福利院为老年人服务,到街上去清理白色污染物。随着“义工联盟”的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其中,义工联开始扩容。然而,一段时间后,义工联开始碰壁,有位政府基层组织的负责人说:不是不支持你们做好事、献爱心,只是义工联没有合法的身份,不能让你们随意到社区以及一些单位开展活动。

迎头一盆凉水,让郭海平和孔源开始思考:义工是什么?义工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当时常州市注册和备案的城乡社区志愿者人数约有17万人,其中包括社区的工作者。参照这样庞大的队伍体系,义工联盟是否只能算作一支编外小小分队?

经过深思熟虑,郭海平和孔源认为:“也许义工与志愿者有相通之处,但义工联的义工主观上希望能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志愿者。在传承民间公益组织优良传统的同时,义工联能够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更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主动性、自觉性,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新时期、新环境、新思路的工作模式”。比如,义工联要有明确的组织架构,有规范的制度规程,有长期的激励机制,有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等等,总之,这将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公益事业。

20083月,“常州市义工联合会”正式成立,为全省首创,这是一家具备法人资格的公益性民间社会团体。机构成立了,就要开始正常运作。可是一个机构的正常运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开支:一是机构用房;二是工作人员报酬。郭海平二话不说,在江苏飞龙物流中心行政办公用房是专门腾出房间,免费提供义工联使用;其他行政事务人员由一些志愿者不计报酬义务劳动,义工联的领导也由多位民革党员担任,郭海平自己也主动担任了义工联合会的秘书长。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在他们的全力推动下,义工联与多家福利、慈善机构和社区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菜单式服务。组织开展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爱心彩练龙城舞”系列公益活动,涉及助残、敬老、助学、献血、环保、赈灾等诸多内容,每周一次。2008年5月12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二天,郭海平就带领几十名义工人员与钟楼区慈善分会和钟楼区志愿者协会合作,在南大街商业步行街举行“橙丝带——情暖汶川抗震救灾募捐活动”,短短数小时,募集善款40余万元。组织开展的“黄丝带——关爱智障儿童服务活动”,对义工进行专业培训,定期为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的孩子服务;协同常州晚报、横山桥镇团委,开展“绿丝带——保护横山环保登山活动”等等。

同时,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义工联公益活动的不断开展,义工联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获得了不少来自政府部门的援手和帮助。市民政局、文明办、教育局、气象局等部门都提供不少便利,钟楼区政府还在全新的社区建设指导中心辟出办公用房免费供义工联使用。

20094月,义工联合会更名为“常州市义工联合总会”。目前,常州义工队伍已经发展到目前的8000余人,开通QQ群8个,有3个分会和6个专业委员会。为了让义工事业健康长远发展,义工联制订了近三年的发展规划。为形成长效激励机制,近期,义工联还专门设计制作了义工服务时间累计积分卡,通过网络技术,为义工服务的每一步留下印迹。

郭海平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义工联就是把有爱心的人士聚集在一起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项事业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当前,常州市委市政府在要把常州打造成‘慈善之城’、‘爱心之都’,而我的理想,就是要把常州打造成‘义工之都’”。

 

乐于奉献 展示民革党员风采

 

郭海平2007年加入民革,党龄并不长。但加入民革以后,他全心全意地推动民革事业的发展,尽心尽责在承担起一个民革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在他还是一名新党员的时候,他积极参加市委会组织的各类参政党理论培训,热心参与民革市委组织的各项活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不仅自己数次捐款,还带领本单位员工捐款。他个人先后向汶川地震、台湾莫拉克台风地震灾区、溧阳上沛小学捐款近5000元,捐书1500余册。

他很尊重关心民革老党员,常州民革有3位高龄党员住在福利院,每逢重阳、春节等重大节日,他都要上门对他们进行慰问;支部里党员遇到困难,他总是及时伸手加以援助。

20081 月,他当选为常州民革钟楼三支部副主委。当了支部负责人以后,他要参加的活动更多了,他总是能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各项培训、外出调研、考察等活动。他十分关心民革组织发展,积极向市委推荐优秀人才,相继介绍多位同志加入民革。由于他的尽心尽责,在民革钟楼区总支负责人推荐会议上,他被推选为首届总支负责人选,今年6月,即将就任民革常州市钟楼区总支首届负责人,2010年,他被评为全省民革优秀党员。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很尽责。他说,不能辜负民革组织对他的期望,他以十分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参政议政工作中去,为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他敏锐地捕捉到物流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这篇信息引起了高度关注,相继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录用。他所提的《关于扶持物流市场发展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本人也被评为2004-2005年度钟楼区优秀政协委员。

郭海平用他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新时期民革党员无私奉献的道德风貌,用实实在在的爱心之举为新时期民革组织增光添彩。

 

现在,郭海平一天的工作时间中,一半在自己的企业,一半放在研究会和义工联上。在与郭海平交谈的最后,他对我说:“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良知的企业家都应有一个终级目的—那就是造福社会。儿时我困难时是党和政府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飞龙物流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帮助。奉献,让我感到充实和幸福。企业是事业,慈善也是事业,我今年47岁了,我想趁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能为社会多做点事。”

 

 

 

 

版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6045106号)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A座1楼

邮箱:mgczsw@163.com   电话:0519-85683869   邮编:213022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