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樟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区,自南宋初年陆元光定居此处,命名樟村,至今已有880余年历史。此处历史文化厚重,田园风光明媚,古旧民居尚存。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来自西南的少数民族——水族的农民工大量居住于此,还有少量的苗、回等民族人员居住在此。此处已成为江南发达地区少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近年来,发达地区城市周边大量村庄被拆除,农民进入小区成为市民,樟村周围的大片地区也不例外。幸运的是,当本村的农田大半被征用,成片的厂房和高楼大厦纷纷矗立起来的时候,樟村和相邻的几个村庄似乎成了汪洋中的孤岛,在规划好的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的夹缝中,神奇地生存下来了。在人们积极有效地整饬下,这里绿树成林,鲜花成茵,屋舍俨然,村道齐整。
这里是繁华都市中的世外桃源,是一片清静的休闲之地。而且,如能进行高层次的规划设计,保护、开发、利用并举,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一处集历史文化保护与田园风光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一、樟村现有的旅游资源
1.天然氧吧香樟林
江南地区香樟树并不少见,大多作为行道树,成片成林的并不多。可能是由于地名的缘故,樟村人对香樟树有着特殊的喜爱,房前屋后、村坊四周、乃至未被征用的大量农田,都种满了成片的香樟树林。据初步估算,樟村范围内,香樟树总数大约有十几至几十万株。
香樟树是非常优良的一个树种,树形优美,枝叶婆娑,香气馥郁,不招虫害。在成片的香樟树林中,或漫步,或品茗,或垂钓,满目苍翠,呼吸清香,休闲之乐,莫过于此。
2.江南农村古民居
樟村是一座有近900年历史的古村落,至清朝中期,已有村民数百户,房屋过千间。太平天国战乱时,村民被屠杀、被绑架以及逃亡他乡者超过半数,房屋也被焚毁殆尽。战乱平定后,村民们胼手胝足,重建家园,渐渐恢复往日风貌。到改革开放前,樟村有村民百余户,房屋上千间。这些房屋大多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是具有典型江南农村特色的古旧建筑。渐渐富起来的村民建起了大量二层三层的小楼,同时也拆除了大量老旧房屋。目前,樟村的古旧建筑已经所剩不多,总量也就只有几十上百间。
这些仅存的古旧建筑,较好地体现了江南农村古民居的特点。其中樟村50-2号民居,因其保存相对完好,被列入常州市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3.深厚的历史文化
樟村始迁之祖陆元光是苏东坡晚年挚友,与东坡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嬾版”情缘。上迁樟村原住民大多为陆元光后裔,村中建有“陆氏宗祠”,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陆氏宗祠建筑构造精美,历史遗存丰厚,是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樟村也是“一代才女、旷世佳人”陆小曼的祖居地,陆氏宗祠中陈列有小曼女士的书法、绘画、手稿的碑刻及影印件,以及陆小曼研究的各种资料。
4.独特的民族风情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大量农民工涌入沿海发达地区。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樟村逐渐成为了以来自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据统计,目前樟村已有水族人口500多,其数量已超过本村原住民——本村大部分人口却已离乡进城,购置商品住宅,住进了或近或远的居民小区。大量水族人口住进樟村,在努力适应江南地区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还是保留着来自西南大山深处特有的民族风情。
水族是一个文化传统非常深厚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和历法,他们在饮食、建筑、服饰和传统手工艺方面也非常有特色,水族同样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旅游资源,若能在这一方面进行开发建设,今后江南都市的人们,要领略少数民族风情,就不必远涉山水,来樟村就可以了。
樟村还有少量的苗族、回族人口居住,是否能融入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尚需进一步进行考察论证。
二、樟村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
1.剑井和剑井寺
剑井和剑井寺是见于古籍记载的常州城东名胜,位于距樟村不到2公里的运河边上。但这块地方几十年前成了厂房,古迹也因此湮灭无存。
剑井是与樟村密切相关的人文古迹,先祖陆元光曾写有《剑井记》,说此处“有白气亘天如虹……为秀异所钟”,表明了来此定居的心理动机。剑井寺是得名于剑井的千年古寺,1921年曾由运河边移建于樟村西首。自宋明以来,文人墨客来此,留下诗文,载之古籍;还有许多传说,流传于民间。因此,如能在樟村现有空地上,恢复剑井与剑井寺,使相关的诗文传说具有实物的依托,与樟村的历史文化相互印证辉映——其旅游价值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2.季札与徐君墓
季札即春秋末年“延陵季子”,是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札以“三次让国”和“冢树挂剑”名传千古,是“礼让”“诚信”的典范。“徐君墓”即当年季札“挂剑”之处,根据历史记载,应该位于古徐国境内,即今天安徽省泗县附近。但最迟至唐宋时期,在古剑井寺的背后更靠近樟村的位置上,就有了一座“徐君墓”,并一向被认为此墓正是季札挂剑之处。宋朝著名文人、常州本地人邹浩曾写作《先贤徐君墓碑记》,记述了此墓的来龙去脉,他认为:“此墓为徐君后代追崇而作。”
徐君后代的“追崇”,当然一是“追崇”其先祖徐君,更是“追崇”被称为“春秋第二圣人”的季札。常州号称“季子故里”,如能重修“徐君墓”,再造“挂剑台”,意义价值也会不同一般。建在哪里?临近的樟村自然是一处不错的选择。
3.丁堰果园遗址
位于距樟村不到1公里排姆果园附近,面积达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1.7米。1986年发现,距今5000年左右。出土大量红烧土及陶罐、杯、石斧、石石奔等石制工具。其中裙边形陶釜腰沿残片及牛鼻式把手,具有马家浜器型特征。1989年常州市博物馆进行试掘,发掘出墓1座和原始人类居住遗址1处。墓葬为仰身直肢葬式,人骨架保存尚好,随葬品有玉璜、玉环、陶豆、陶罐、纺轮等,属马家浜文化晚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居住遗存地有大量红烧土堆积,并有架屋木柱柱洞及水井、灰坑遗址,为常州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首次发现。目前,“丁堰果园遗址”已被确定为常州市“十二五”旅游“十大亮点工程”之一。
三、江南农村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
1.古旧民居的形制特点
江南农村古旧民居自有其鲜明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北方的四合院、客家的土楼围屋,也不同于古徽州的高墙深宅,与本地区城镇古民居也有一定的区别。就以樟村现存古旧民居来说,它的特点是规整、精巧、适合江南水乡农村的生产生活需要。
这些古旧民居原本形制规整,每座房屋一般是面宽三间,前后两进,两进之间是一个小小的天井(本地人习惯叫做“明堂”)。前面的三间,当中一间开大门,前一大半是客厅,后一小半是厨房;两边一般是用作库房,摆放农具、粮食、柴草之类,也会隔出半间用来养猪。后面的三间,用于全家人的居住。前面当中开大门的一间没有窗户,而是在大门前装上一扇“闼门”。“闼门”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门高,平时有人在家,大门敞开,“闼门”关闭,既可采光,又可防雨;主人离家外出,“闼门”与大门正好构成一套有效的关锁系统。隔着“明堂”的后面三间,一般会在下面安装非常考究的“长窗短槅”——当中一间,是六扇花窗木雕的“长窗”;两边两间的下一半砌成半墙,上一半即是所谓“短槅”(一边六扇花窗,与“长窗”连成一体)。
由于距离木材、石料的产地较远,这些建筑使用的木料并不十分粗大,相对小巧;石料主要用于阶沿、门蹲等非用不可的地方。地面一般铺砖,屋内用正方形罗底砖,室外(天井)铺成人字砖地。屋内的间壁、隔断一般都用木板。
2.古旧民居的现状堪忧
樟村现存古旧民居真正完整的已经不多。建国以后人口的大量增长,迫使人们对这些古旧建筑进行“分割化”改造;改革开放前期的农村盖房热潮,更是除拆除大量古旧建筑外,还对它们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樟村50-2号老宅之所以能被列为文物保护控制单位,正是在于它躲过了这两场改造运动,因而保存得相对完整。总之,樟村的古旧民居遭拆除者达90%左右,仅存不多的也大多经过了“改造”,保存原貌的寥寥无几。
这些仅存的古旧民居一部分已无人居住,只是用来堆放杂物;另一部分出租给外用农民工,主要是上文所说的水族农民工。有人居住固然是对房屋的保存有利,但也会被进行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改造”,比如大量的水泥构造,铝合金门窗,自来水及瓷砖等等。
3.古旧民居的保护利用
樟村现存的古旧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周庄、同里,西递、宏村,爨底下、张壁等地的古民居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也有其鲜明的特点。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江南农村古民居中的绝大部分,无论当拆不当拆的,基本都已拆完。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时代,江南农村是中国农耕文明最精华的部分。除了生产(耕作)生活方式外,农田、农具和农村民居,是农耕文明的实物体现。能够适当保留部分农村古旧民居,加以妥善地保护利用,既是留下了历史的记忆,也是非常优良的旅游资源。旅游的意义不就在于观赏、领略、体验日常生活中见不到的事物吗?
樟村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陆氏宗祠,文保控制单位一处——樟村50-2号老宅,这是保护的开始。希望有更多的古旧民成能被列入保护,并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使之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历史文化传承项目,同时也是一处值得一看的旅游内容。
结 论
戚区樟村,是繁华都市中的一片世外桃源,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其具备了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如能进行科学的规划、精心的设计、有效的建设,樟村也能成为一处融田园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于一炉的优秀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