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社会服务工作新局面
民革常州市委
社会服务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延伸和载体,是民主党派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全面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对提高民主党派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革常州市委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2007年以来,我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塑造品牌、注重实效”的社会服务总体思路,在积极宣传发动民革党员积极性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好有技术特长的专家党员的作用,形成了“民革市委牵头、基层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参与、社会组织联动”的良性活动机制,使我委的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切实提高社会服务认识
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成绩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社会服务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并全力做好。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既是履行参政党职能和历史使命的重要形式,也是深入了解社会现实、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主要抓手,还是提高参政党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为此我委领导班子以及全市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每年都坚持按照民革中央、民革省委关于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专门就社会服务工作召开各种会议,明确社会服务任务目标,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采取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制,确保社会服务各项工作计划得到落实。同时,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民革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工作能力和成效。
二、发挥优势,凝心聚力,着力塑造社会服务品牌
近年来,我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继承孙中山先生的博爱思想,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民革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一是统筹规划定方案。2010年,我委为积极响应全市民主党派“创六好”活动要求和统战系统“服务社会感恩行动”的号召,弘扬新时期民革党员“博爱”内涵,促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对全市民革党员发出“开展博爱行动、建设和谐常州”活动的号召,并结合民革党员的资源,专门发文,明确了捐资助学“护苗育才”活动、尊老爱老“孝行龙城”活动、奉送健康“免费义诊”活动、扶贫济困“真情关爱”等四个具体活动的内容及相关要求,对我委的社会服务活动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二是塑造品牌重提升。今年,在全国各地学习贯彻同心思想的大背景下,我委又将“博爱行动”与同心思想充分结合,策划了“同心·博爱行”爱心五进活动,即开展“博爱行动进校园、博爱行动进社区、博爱行动进儿童福利院、博爱行动进企业、博爱行动进家庭”的“五进”活动,进而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三是依托基层有实效。市委会充分认识到调动好基层支部能动性和党员参与积极性重要性的认识,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基层支部开展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并提供人才物等各方面的支持。五年来,在市委会的牵头下,全市民革上下都形成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年来,市委会共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30余次,组织为汶川、玉树灾区以及为孤残儿童、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捐款捐物约30万元。各总支、各支部也积极组织支部党员走进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奉献爱心,钟楼区总支开展的“孝行钟楼”活动、天宁区总支开展的“医疗服务进社区”已成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社会服务的典范,受到地方统战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创新思路,拓宽渠道,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范畴
按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明确重点,号召全市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公益。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推动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取得实效。一是服务于教育事业。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前进离不开教育事业的进步,我委十分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服务,坚持贯彻“科教兴国” 战略,推动老区教育事业发展。2007年我委与溧阳上沛小学开展了为期5年的赠书助学爱心共建活动,帮助该校建立了“爱心图书室”和全省唯一的一家校园“爱心气象站”,每年资助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五年来,累计赠送书籍1.8万册,累计捐款4.4万元。同时,聘请名师为该校师生送去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学习理念,通过五年的爱心共建活动,我委不仅为该校顺利“达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与效果,成为民革常州市委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闪光点。二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市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市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居民很难就近享受到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委始终坚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多年来多次组织医卫界党员赴村镇开展“免费医疗及健康咨询”活动,并向农民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不仅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先进的医疗服务,还为他们送去了多方面的医疗知识,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三是服务于社会公益。“常州市义工联合总会”是我市在省内首创的民间组织,会长为民革党员孔源,民革常州市委副主委谭震担任副会长,民革党员郭海平担任秘书长。目前已发展到一万多名义务工作人士,涵盖了社会各阶层、老中青少各年龄段的爱心志愿者;义工联合会根据职业和活动分类,分别成立了“组残”、“敬老”、“助学”、“环保”、“赈灾”、“献血”、“禁毒”等分别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丝带为标记的专业义工组织,活动遍布广大城乡社区,2010年6月1日,义工联组织“蓝丝带关注孤残儿童活动”向市儿童福利院进行了心理康复援助,民革常州市委还向儿童福利院捐助了5000元的善款和10台价值35000元的42寸液晶彩电,受到常州市儿童福利院的热烈欢迎,并获得了捐赠证书。2010年8月,义工联又组织了“红丝带爱心之旅活动”,部分民革党员和学生义工专程赴革命老区大别山的山村进行了“一帮一”结对活动,向老区学生捐赠书籍、支持用品等。目前,义工联在民革钟楼二支部成立了“义工联合分会”,50余位民革党员加入了义工组织。现在,民革党员借助“义工联”这一平台,活跃在全市各个角落,为构建“和谐常州”奉献力量。
虽然,我们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新形势下对社会服务工作的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与民革省委的要求和各兄弟城市民革市委的工作相比,也存在很大不足。对此,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民革省委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一系列部署,继续创新服务方式,开拓服务渠道,整合资源,不断提升民革“同心·博爱行”社会服务活动品牌。同时,我们将根据形势发展和本次会议所提出的新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健全社会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工作的水平,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本篇是民革常州市委在全省民革社会服务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的交流发言,执笔:谭震)
|